进博·华观|中国食品进口10年年均复合增长12.3%
文|李振兴
11月7日,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主办、上海外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中国进口食品行业峰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会上,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的《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食品总额1396.2亿美元,同比增长3.1%,预计2023年全年,中国进口食品规模或达1400亿美元。
《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显示,今年1-9月份,中国进口食品总额1043亿美元,同比增长0.8%。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进口食品市场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潜力。
从2013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进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3%。过去十年,我国进口食品的消费结构已不断优化,肉类、粮食、水产、水果、乳品、植物油为主的六大类进口食品及农产品,已占食品进口总额的近80%。上述前四大类食品进口额度均超过百亿美元。
其中,肉类、杂项食品和杂粮的增长迅速,而乳品、植物油、酒类等品种进口量也持续增长。
就来源地而言,报告统计,2022年我国进口食品的来源地数量达到179个,基本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但前十大来源地的进口额占比例为60%左右。
目前,中国已经同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其中,来自金砖国家的食品及农产品进口额增长强劲。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自金砖国家进口的食品及农产品金额同比增长15%,主要进口品类包括大豆、肉类及制品、水产品、植物油、谷物等,尤其是巴西牛肉、俄罗斯帝王蟹、印度香料、南非柑橘、阿根廷红虾、埃及橙子以及埃塞俄比亚咖啡等产品受到国内消费者欢迎。
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盛秋平表示,中国将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关税总体水平不断降低,已经从15.3%降至目前的平均7.3%,其中农产品进口关税从21.3%降至13.9%,大大的地于发展中成员56%的平均关税水平,也大大的低于发达成员39%的平均关税水平,农产品领域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将继续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国际展会,鼓励国内外业界开展多种形式的贸易促进活动,持续推动食品市场准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优质食品进入中国,让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改善中国人的餐桌。
据了解,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行业配套现场活动之一,自2018年起,中国进口食品行业峰会已连续成功举办5届。历届峰会得到了商务部、海关总署、上海市政府、食品农产品贸易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领馆、国内外同行业组织、知名企业以及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可,已成为我国进口食品行业一年一度的国际性交流盛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