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豆包

图源:豆包

减肥巨头的争斗从未休止。8月31日,诺和诺德宣布了一项真实世界数据:在治疗过程中用药中断不超过30天的情况下,相比于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在降低心脏病、卒中的发生,以及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57%。无论中断与否,所有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患者心脏病发作及相关死亡风险降低了29%。

诺和诺德近期很不顺。在减重和降糖领域,礼来的替尔泊肽已经头对头试验中打败了司美格鲁肽,显现出全面的优越性。所以,诺和诺德这次能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上压礼来一头,实在是得来不易。

巨头的争斗自然是外界津津乐道的话题。外界都在传言:司美格鲁肽照这样下去,可能要被替尔泊肽赶超,即使赢了K药也坐不稳“全球药王”的宝座。诺和诺德当然不会罢手认输,已经在向慢性肾病、心血管领域,甚至早期阿尔茨海默症去开拓司美格鲁肽的更多用法。

这对国内药企是一次提醒:一款明星药品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一定是企业在背后不断投入更多的研发精力,尽可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GLP-1的竞争已经走向深化。双方不仅是卷疗效,更是在更广阔的市场去开拓。反观国内,迄今已经有7款国产司美格鲁肽上市申请获得受理,适应症基本趋同,只靠营销和渠道比高低。这与外企的做法相差很大。

巨头的争斗与算盘

在大众把GLP-1的眼光聚在减重和降糖的时候,诺和诺德和礼来早就准备好新开战场了。

去年3月,FDA宣布司美格鲁肽获批准用于降低心脏病、卒中发生及心血管死亡风险的适应症。今年,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再在中美两地拿下一项肾病相关的适应症,用于降糖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病恶化、肾衰竭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司美格鲁肽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也在进行中。

相对应的,去年12月,礼来宣布替尔泊肽用于治疗肥胖成人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在美获批。7月,这一项适应症也在国内得到获批。礼来曾披露,今年晚些时候,将向FDA递交替尔泊肽用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临床数据,该适应症有望在2026年获得批准。

健识局梳理,在巨头的带领下,GLP-1的竞争焦点已经从减重延展到心血管、肾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睡眠呼吸暂停、阿尔茨海默症等多个领域。

今年的“药王”宝座候选中,司美格鲁肽是最受推崇的潜力股。今年上半年,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合计为1127.56亿丹麦克朗(约合166亿美元),登顶2025年上半年的“药王”。但是,司美格鲁肽并不能高枕无忧,因为2024年这款药品的销售已经出现了放缓的迹象。

替尔泊肽追赶势头很猛。今年上半年,司美格鲁肽销售额同比增幅约28%。而今年上半年,替尔泊肽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21.3%,达到147.34亿美元,与司美格鲁肽仅有20亿美元的差距。其中,第二季度,替尔泊肽的单季销售额为85.8亿美元,两者的差距已经很小。

相较而言,诺和诺德的压力要更大一些。据彭博社预测,按照现在的增长势头,2026年替尔泊肽的销售额将全面超过司美格鲁肽。接下来的三年间,两者的差距将会被显著拉大。2027年至2029年,双方的差距或从79亿美元拉大到158亿美元。

国产GLP-1如何跟上?

巨头们为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打得如火如荼,国内企业则正在争取把GLP-1干成白菜价。

8月15日,四环医药宣布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这已经是第7款在国内取得上市受理的国产司美格鲁肽,此前还有华东医药、齐鲁制药、石药集团、丽珠集团等众多上市企业。截至去年年底,国内有约30款在研GLP-1类药物处于临床研究的中后期。

根据已披露信息,国产司美格鲁肽基本都保持了一致,首个适应症以2型糖尿病为主,减肥适应症紧随其后。似乎所有企业都认准: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减肥需求市场。

2026年3月,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在中国的核心成分专利到期。届时,这些国产司美格鲁肽会在同一片区域展开激烈的厮杀。这样下去的结果,在医药圈内可以参考PD-1,在医药圈外可以参考新能源车。

中国医药创新整体还停留在me too的思维方式上,各家企业的能力差异体现在“跟”得快不快上。患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在国内很多“创新药企”的理解中只是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

真正搞创新、搞突破是要冒风险的。今年8月,辉瑞终止了自己口服GLP-1的所有临床项目;礼来的口服GLP-1也被宣布疗效不及预期。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开发GLP-1口服剂型,不知结果会如何,但打开思路、跳出固有思维框框总是有益尝试。

现在是诺和诺德与礼来把战火烧到其他治疗领域了,国内少部分企业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华东医药目前的GLP-1R/GIPR双靶点药物,也在拓展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等适应症,恒瑞的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也在开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多项适应症。

未来,GLP-1的竞争会是全方位的深度竞争,所有药企必须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