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9月15日讯 当互联网上铺天盖地讨论戒糖断碳水减肥时,一个更隐蔽却更致“胖”的热量炸弹——食用油,就潜伏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何丽研究员指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克糖含4大卡热量,而1克油的热量高达9大卡,是糖的两倍多。“想象一下:炒一盘青菜时随手倒入20克食用油(约2瓷勺),含180大卡热量,相当于40分钟高强度训练的能量消耗。食用油不像甜食那样直接刺激味觉,热量常被忽视,往往以更隐蔽的方式为体重‘充值’”。

  2025年9月1日是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有关要求,国家卫健委9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推进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以体重管理为突破口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传播健康理念,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支持性环境。

  据悉,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累计超过50%,“减肥”、“体重管理”成为2025年热点话题。

  提到减肥,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控制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却往往忽视了控制食用油摄入。我国居民每日烹调油摄入量高达43.2克,几乎超出推荐量(每日25-30克)的50% 。这些多余脂肪会堆积在内脏周围,增加多种慢性病风险。

  何丽表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日糖摄入仅为9.1克,低于25克以内的推荐量。所以说,减肥不能光盯着糖,更要注意控制油的摄入。

  研究揭示,高油饮食会抑制肠道中NAPE-PDL酶的活性,阻断饱腹信号传递,导致食欲旺盛。这种机制解释了为何油腻食物往往让人欲罢不能——实际上是脂肪锁住了身体停止进食的信号。

  国外研究还发现,高油饮食会改变代谢模式,带来长期隐患,例如增重、肥胖以及其它健康问题。

  据估算,中国居民膳食中的脂肪摄入量一半来源于烹调油,控油要从厨房入手。为此,专家建议,使用控油壶能帮助人们合理规划用油量;建议选择植物油,尽量避免使用动物油;烹饪时多用蒸、煮、白灼和凉拌等方式,尽量减少煎和炸。外出就餐时,可以主动要求“少油”;用吸油纸吸去食物表面附着的多余油脂;用热水涮去火锅菜品表面浮油,这个简单动作能减少约30%的油脂摄入;学会看营养标签,选择脂肪含量少的食品。

  何丽提醒:减肥先减油,但切忌极端戒油。盐油糖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过量摄入才会影响健康。

(责任编辑:朱赫)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