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自20244月新“国九条”发布以来,科创投资一系列政策逐渐加码,引导更多资源向新质生产力聚集,A股硬科技含量持续提升,但全球视角下,我国硬科技“含量”仍有提升空间,科创行业仍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从基金选品角度看,指数增强ETFETF与指数增强基金的优势相结合,可低成本获取超额收益;科创综指兼具稳定Beta和丰厚Alpha,是指增基金的理想基准。2025年4月30日,首批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获批,为投资者高效配置科创板提供了新选择。

政策端:政策发力支撑科创发展进入“快车道”

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自20244月新“国九条”发布以来,科创投资一系列政策逐渐加码,引导更多资源向新质生产力聚集,A股硬科技含量持续提升,但全球视角下,我国硬科技“含量”仍有提升空间:1)研发投入视角,截至2024年,沪深300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低于美德水平;2)从企业融资视角来看,A股科创企业市值占比(7.7%)相较纳斯达克占美股比重(45.3%)仍有较大空间。

配置视角:三维视角下,科创行业仍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1)目前A股仍处于库存周期弱企稳,产能周期持续出清的阶段,基本面复苏的动能偏弱,货币政策宽松下,剩余流动性或仍位于相对高位,融资等部分交易型资金或仍是市场的主要定价资金之一,其偏好的科创方向有望获得资金流入;2) 随着中美达成阶段式的关税协定,全球资本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回暖,叠加科技方向拥挤度回落,市场对其关注度有望提升;3)中长期视角下,产业端催化密集的AI(阿里、腾讯、DeepSeek等发布新一代大模型)、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有望在后续逐步迎来业绩释放。此外,并购重组新政下,可关注科创板块细分领域整合的投资机会。

指数增强ETF:低成本获取超额收益

指数增强ETFETF与指数增强基金的优势相结合,一方面,具备ETF流动性高、管理费低、持仓透明的特点;另一方面,在跟踪基准指数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积极的组合管理,争取超额收益并控制风险。同时,指增ETF不受95%股票持仓上限的约束,资金利用效率更高,获取超额收益难度更低。对比指增ETF与被动ETF及场外指增基金的管理费率和超额收益,指增ETF费率介于被动ETF及场外指增基金之间,而其超额收益水平与场外指增基金相当,且普遍高于被动ETF

科创综指:兼具稳定Beta和丰厚Alpha的指增基准

科创综指于2025120日正式发布,其以科创板所有符合条件的股票为成分,相比科创50等发布较早的科创板宽基指数,成分股权重集中度较低、行业市值分布更均匀,是能更好表征科创板表现的稳定Beta。量化指增策略受益于选股域的广度,沪深300、中证500及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业绩表明,指数成分股覆盖度越广,潜在Alpha收益越丰厚。科创综指成分股的高覆盖度为指增策略提供充分发挥空间,或是稳定Beta和丰厚Alpha兼得的理想指增产品基准指数。

正    文

01政策发力支撑科创发展进入“快车道”

科创政策定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目标

科技创新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路径。近年来科创投资已正式成为我国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①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从源头上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能;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全方位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③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功能,持续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科创综指能较好体现“成长+创新”投资风格。科创综指自设立之初就定位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其主要聚焦新兴“硬”科技产业,呈现技术密集,研发驱动等特点。科创综指行业分布以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硬科技方向为主,2024全年科创综指公司投入了1510亿的研发支出,占全A9.36%

深化改革释放科创板潜能,政策加大扶持力度。20244月新“国九条”发布后,科创投资一系列相关的政策逐渐加码,科创板建设迈入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改革速度逐渐加快。上交所积极贯彻落实《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以及《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着力提升服务科技创新的能级,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引导更多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持续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他山之石:A股“科创”含量仍有提升空间

长期视角下,A股硬科技含量仍有提升空间

AI催化下A股新经济/硬科技含量企稳回升,长期视角下仍有上升空间。泛地产链在A股中自由流通市值占比走低,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以自由流通市值计,截至519日,A股新经济(消费+TMT+高端制造)及硬科技(高端制造+部分TMT+部分医药)占比分别为63.1%35.0%

但沪深300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相对低于美德研发强度

研发投入视角,截至2024年,沪深300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低于美德研发强度。伴随着几轮大规模的产业升级,2009年至今A股硬科技含量(以自由流通市值计)由10%上升至35.0%(截至519日),其本质是工程师红利在上市公司层面的映射——2019年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例首次超过欧盟。

从企业融资视角来看,A股科创企业市值占比仍有较大空间。截止519日,A股总市值为87.41万亿,其中科创板与创业板市值分别为6.68万亿、12.90万亿,科创市值占比为7.65%;海外方面,纳斯达克市值占美股总市值的45.3%

02 中长期视角下,科创仍具备超额收益的条件

流动性宽松有望支撑超额收益

剩余流动性处于相对高位,支撑科创方向具备超额收益基础。以工业增加值同比+PPI同比衡量经济实质性复苏情况,以M2同比-(工业增加值同比+PPI同比)作为剩余流动性指标来衡量资金脱虚入实的程度。当剩余流动性回升,小盘股或通常具备一定的超额收益。基于目前情形向后看,目前宏观政策取向积极,但经济基本面的复苏动力偏弱,剩余流动性处于相对高位,融资资金等部分交易型资金或仍是市场的主要定价资金之一,其偏好的成长型行业有望获得资金流入。

关税初步缓解推动市场风险偏好中枢回升

随着中美达成阶段式的关税协定,全球主要宽基指数有所反弹,反映全球资本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回暖,伦敦金现等避险资产历史高点回落。对于A股来说,政策底叠加关税缓和,成长型等高弹性资产获得市场关注。

AI等产业周期中长期上行

产业周期上行是推动成长股表现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其本质是寻找业绩空间的增量。以渗透率为锚,技术突破为前提,关注渗透率正处于“奇点”的品种,产业前景逐步明朗,市场规模产生质变,景气度快速抬升,驱动投资者逐步形成共识,挣生命周期“戴维斯双击”的钱,弹性往往最为可观。

结合渗透率水平、未来预期以及后续催化事件,目前处于奇点时刻的新兴产业为AI AgentAI PCAI手机等AI产业方向,其产业演绎程度或需关注大模型对于AI端侧应用的催化,在细分环节中,Arm处理器架构、AI芯片液冷散热、24GB DRAM等技术也显示出强劲的发展趋势;有望进入“奇点”的品种主要有高端AI服务器、智能驾驶等,其中高端服务器渗透率提升速率或取决于英伟达芯片出货速率,而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成效将是其进入渗透率奇点时刻的关键,激光雷达、空气悬架作为智能驾驶的核心部件或也有望进入“奇点时刻”。

03 指数增强ETF:低成本获取超额收益

指数增强ETF属于主动管理型ETF的一种,其将指数增强基金和ETF的优势相结合,是以较低成本获取超额收益的理想投资选择。指增ETF在海外经历数十年发展,相较而言国内起步较晚,A股市场第一只指数增强ETF202112月成立并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截至2025-05-19A股市场共35只指增ETF,跟踪指数共13只,总规模75亿元

指增ETF兼具ETF和指数增强基金优势:一方面,具备ETF流动性高、管理费低、持仓透明的特点;一方面,指增ETF在跟踪基准指数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积极的组合管理,争取超额收益并控制风险。同时,指增ETF相比场外指数增强基金的另一优势在于,指增ETF不受95%股票持仓上限的约束,资金利用效率更高,获取超额收益难度更低。

统计指增ETF、场外指增基金及被动ETF三类产品的费率及超额收益如下。可以发现,指增ETF费率多集中在0.5%0.7%的区间内,费率水平处于场外指增基金和被动ETF之间。指增基金超额表现差异化较大,与管理人关联度高,整体分析,指增ETF和场外指增基金超额收益获取能力相当,且大部分产品超额收益均优于被动ETF

04 科创综指:兼具稳定Beta和丰厚Alpha的指增基准

如何在跟踪科创板Beta的同时最大化挖掘潜在Alpha收益?指增基金的基准指数选取或为其中关键。科创板主流宽基指数有四个,按指数成分股数量由少至多分别为: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科创综指。其中,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指数分别由科创板上市股票的大、中、小市值股票组成,三只指数成分股互不重复;而科创综指由科创板上市全部符合条件股票组成,成分股数量最多,截至2025-05-19共有570只股票。

Beta角度分析,与科创50对比,科创综指成分股权重集中度较低,市值、行业分布更加均匀,而科创5010大成分股累计权重超50%,且在大市值、电子行业显著超配。从指数增强基准选取的角度分析,科创综指波动较小,指数表现受市场风格影响更低,Beta的稳定性相比科创50等其他科创板宽基指数或更胜一筹。

Alpha角度分析,指数增强策略受益于选股域的广度,在限制增强组合权重与基准权重偏离上限的约束下,基准指数成分覆盖度越广,市值越下沉,指增策略发挥空间越大,Alpha获取更加容易。以沪深300、中证500及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为例,中证1000宽度更宽,市值更小,因此其挂钩指增产品超额显著高于中证500指增及沪深300。科创综指相比科创板其余宽基指数宽度更大,未被充分定价的小市值股票覆盖更全,因此可挖掘的潜在Alpha或更加丰厚

综合以上分析,科创综指增强基金或是投资科创板产品中稳定Beta与丰厚Alpha兼得的优质选择。

2025430日,首批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获批,为投资者高效配置科创板提供了新选择。

风险提示:

本报告对历史数据进行梳理总结,历史结果不能简单预测未来,规律存在失效风险。本报告不涉及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所涉及到的基金产品信息均为公开客观信息。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充分考虑指数编制规则、样本股变化、市场风格变化等因素对基金产品业绩产生的影响,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研报:《把握科创综指中长期配置机遇——基金选品系列研究之四》2025年5月20

林晓明 研究员 S0570516010001 | BPY421

何康    研究员 S0570520080004 BRB318

闫萌    联系人 S0570123080015

浦彦恒 联系人 S057012407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