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TF炼金师)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向更深层次的产业化迈进。此次大会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个关键方向,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以下对大会展现的核心受益行业及相关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进行了详细解析。

  一、创业板人工智能方向

  随着全球算力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创业板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正在迎来新的机遇。大会上,硬件国产替代和光模块的高需求成为讨论的热点,尤其是在英伟达产业链的刺激下,政策也在不断为该领域提供支持。相关ETF方面,华宝推出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规模达到18.2亿,是同类基金中最大的,其投资组合重仓光模块龙头企业,形成了“易中天组合”的有效配置。

  二、科创板人工智能方向

  科创板的人工智能企业则更加突出国产算力的突破和研发壁垒。相较于市场整体研发投入占比5%,科创板相关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3%,表明其在技术创新上的重视。博时基金管理的科创AI ETF(588790)规模已达52.6亿,主要集中在寒武纪云从科技等国内硬科技龙头上,覆盖了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环节,显示出强劲的成长潜力。

  三、全市场均衡型人工智能主题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追求均衡投资的策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此类策略覆盖了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包括硬件、软件和应用等多个层面。华夏基金的人工智能AI ETF(515070)规模达到54.8亿,紧密跟踪CS人工智能指数,覆盖了沪深市场50只核心龙头企业,展现出良好的分散风险能力。同时,华富基金的人工智能ETF(515980)也在近期进行了调整,提高了AIGC应用和光模块的权重,更加贴合快速发展的产业需求。

  四、细分场景补充方向

  在大会上,多个细分领域的科技成果和商业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国产AI芯片与高速光模块的需求加速增长。与之相关的通信ETF(515880)规模为23.86亿,作为AI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载体,其龙头企业在业绩上已有显著增长。

  其次,机器人产业链的投资潜力也不容小觑。商汤科技展示的具身智能平台及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促进了传感器和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的产业化。相关的机器人ETF(562500)规模高达161.5亿,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的布局,受益于市场场景落地与订单的快速增长。

  智能网联汽车的领域也得到了大会的高度关注。上海市首批示范运营牌照的发放,标志着Robotaxi的商业化进程加快,这将进一步推动车载芯片和通信模块的需求。华泰柏瑞的智能驾驶ETF(516520)在这一领域进行布局,明确的政策驱动下,行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最后,在AI应用软件方面,40余款大模型及行业Agent方案的集中亮相,推动了办公、医疗等行业的渗透率提升。国泰基金推出的计算机ETF(512720)覆盖了云计算和AI等前沿技术企业,近期受到大模型技术突破的驱动,资金流入显著,布局前景广阔。同时,软件ETF(515230)重仓包括恒生电子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借助政策支持,国产化替代的趋势将持续提升行业景气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扩展,投资者在选择相关ETF时,应密切关注政策动向、行业趋势及企业基本面,以寻求最佳投资回报。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