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首都未来产业发展!中国药谷特色产业园再落一子
在中国药谷的核心版图上,一座以“医工融合”为引擎的创新园区正崭露头角——中关村(大兴)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园正以独特的定位和完善的服务,吸引着众多生物医药前沿企业和人才在此汇聚,书写着医疗健康与前沿科技跨界融合的新篇章。
黄金区位 科学布局
中关村(大兴)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园位于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核心区域,是聚焦医工融合创新的专业化产业载体。园区坐落于基地高端产业园最密集的核心地带,周边医疗器械园、华润产业园等产业载体星罗棋布,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交通网络更是堪称“四通八达”:距六环路北臧村出口仅1.5公里,北京地铁四号线生物医药基地站4公里可达,毗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大广、京港澳等多条高速环绕,让“半小时进京、1小时通达津冀、4小时连接全国”成为现实。
园区在空间建设上独具匠心,重点打造了专业孵化、科技服务、配套服务三大核心功能,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10.7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里,7栋建筑通过连廊巧妙相连,既保持独立功能又实现高效联动,为企业打造出“产学研用”无缝衔接的物理空间。A栋承担着医药基地政务中心和园区展示区的重要角色,是外界了解园区的窗口;B、C、D、E 栋作为融合创新加速器,为企业的成长提供强劲助力;F栋堪称科技服务综合体,里面设有园区会客厅、多功能厅,2-6层更是打造了“会议 + 研发 + 办公”的孵化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下沉庭院则别具特色,集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展示、园区配套、商务休闲于一体,成为一站式园区服务广场,让企业员工在工作之余能享受到便捷的配套服务。
专业服务 赋能创新
园区深知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需求,打造了一系列专业服务平台,为企业保驾护航。B栋建设的医疗器械样机服务平台,针对医疗器械开发制造过程复杂、门槛高、效率低等行业难题,构建了一个集研发设计、概念验证、中试加速、智能制造、投资、供应链服务、市场服务于一体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速产品上市。
F栋设立的北京市大兴区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在北京市药监局的指导下,成为政企联络的重要枢纽,围绕加快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在京上市速度,聚焦疫苗、基因药物、细胞药物等创新药品以及人工智能、进口替代等创新医疗器械,一站式收集和反馈企业需求,推动审评审批机构和资源与企业精准对接,为企业的创新发展铺平道路。
政策加持 未来可期
目前,园区已落地北京鞍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普林迈德医工交叉实验室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其中,鞍石生物主要从事肿瘤治疗创新药物的研发,布局肺癌、脑胶质瘤等治疗领域,其主要产品1类创新药伯瑞替尼已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批准上市的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北京普林迈德医工交叉实验室有限公司是晶泰科技与安定医院合作开展的世界领先级联合实验室项目的建设主体,以建设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目标,打造集药物研发、临床试验、AI大模型、化合物自动合成为一体的国际一流水平的医工交叉科研平台,驱动和支撑首都生物医药前沿发展。
作为北京市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落子,中关村(大兴)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园正积极构建“要素聚合、主体汇聚、产业发展”的创新融合体系,以“医工融合+成果转化”为核心,这里将不断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和主体汇聚,带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医工融合创新升级,成为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严明
(责任编辑:谭梦桐)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