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的基石。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优化监管安排,帮助受影响企业应对美加征关税的冲击。同时,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促进上市公司围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主体,其平稳经营能够缓解市场对关税因素的担忧,降低市场波动;另一方面,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下,能够被更多资本视为“避风港”,进一步吸引长线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激发市场活力。

  上市公司平稳经营有助于维护资本市场信心与稳定。当前,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已成为衡量国家金融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从资本市场角度看,经营平稳的上市公司构成了较大的市值权重,同时承担着重要的市场定价基准功能,其运营质量直接关系着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

  A股上市公司近九成收入来自国内,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决定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将持续稳健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度有四分之三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五成公司利润增长,特别是人工智能引领科技产业浪潮,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相关行业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2%、12.9%。

  下一步,证监会将努力传递监管温度,加大走访帮扶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痛点难点问题。同时,优化监管安排,在股权质押、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增强监管包容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助于增强市场韧性、激发市场活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之一。这种战略行为不仅重塑企业竞争力,还能通过重构市场预期、优化资产定价、重塑产业生态等深层次变革实现资本市场的价值再生。

  去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深两市披露重组项目近1400单,同比增长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同比增长2.4倍。在业内人士看来,A股正逐步形成“并购溢价—研发投入—产业升级—估值提升”的正向循环,不断增强资本市场的韧性和活力。

  据悉,证监会目前正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围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不断提升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此外,证监会还将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股、债、REITs等多种工具开展直接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增强全球市场拓展能力。近年来,“中国制造”已经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A股上市公司在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技术的创新性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作为中国经济的优秀企业群体代表,A股上市公司具备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从多个维度看,它们都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冲击。可以预期,随着上市公司持续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中加速争夺话语权,在复杂的贸易环境中巩固自身竞争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将能更好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激发市场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责任编辑:朱赫)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