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曾飙升7倍!这家Biotech携“伟哥”再次冲刺IPO,卡点在哪儿?
今年约40家冲刺港股IPO的药企里,“上岸者”名单正在延长,如7月维立志博,8月东阳光药,和明日即将登台的银诺医药。
这些能上岸的药企,几乎都有一个确切市场定位和鲜明的创新标签,有BD潜力、国际化“血统”和明朗商业化前景的更佳。
然而,这40家药企里,仍有部分企业,新瓶装旧酒、拿着3年前的故事作通关秘籍,或以不甚乐观的产品竞争力,试图撬开新融资渠道的大门。
昔日轰动一时的抗新冠肺炎口服药“三剑客”、今日“伟哥”新秀旺山旺水,便在此次的赴港IPO之旅中,与一些质疑之声相裹挟。
7月底,旺山旺水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在此半个月前,旺山旺水刚获批了ED(勃起功能障碍)药物昂伟达。
从其自身角度看,它正企图重新通过资本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伟哥”成为它选中的第一个锚点,接着是一款在研口服RSV药,由知名院士李兰娟担任主PI,以及一款潜在“同类首创”抗抑郁药。
但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旺水旺水这盘棋,似乎节奏还是太慢了,更是“看不清它的产品配置,厘不清它的想象空间,找不到其精准的创新定位。”
如若参考其C轮融资后44.5亿元的估值水平,旺山旺水在IPO时能否维持合理的估值区间?能用什么来支撑?
故事已过时?
时间回到2021年底,旺山旺水的新冠口服药VV116(商品名:民得维)获准在乌兹别克斯坦销售,成为全球最早获批用于中重度新冠感染的口服抗病毒药物之一。
这一年,旺山旺水还将民得维在中国及其他区域的独家权利授予君实生物。凭借授权交易,旺山旺水在2023年获得与民得维相关的里程碑及权利转让付款1.84亿元,占其当年总收入2亿元的92%。
民得维的市场热度及可观的授权收入,让旺山旺水一度“疯狂溢价”,其估值从2020年的6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42亿元。可以说,VV116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风声最响的国产小分子口服药之一,新冠概念股也撑起了资本市场对于旺山旺水的高预期。
然而,随着外部环境的骤变,民得维的热度没有长期持续,而新的创新产品也迟迟没有接续。
2023年1月,民得维获得中国附条件批准上市,并于2025年1月获得完全批准,彼时市场热度渐凉,销售热潮并未持续下去。据君实生物披露,2023年内,截至6月30日,VV116销售收入约为1.1亿元人民币。而截至2023年前9月,VV116销售收入约1.24亿元,自此之后,君实生物再未在财报中披露过民得维的收入。但仍能从这两个数据看出,VV116的营收增速大幅放缓。
值得一提的是,旺山旺山并不是个例。“三剑客”里的两家企业——真实生物和开拓药业,也拿到了同样剧本。它们曾也相继推出让资本市场热度高涨的国产小分子口服药,但又随着市场退散而沉寂。继2022年IPO折戟后,真实生物也于近日递交了招股市,拟赴港募资,但胜算不知几何;开拓药业,市值一度曾高升近400亿港元,如今在10亿港元上下浮动。
民得维失势后,旺山旺水四面楚歌,面临财务数据断崖式恶化、资本市场信心丢失、研发管线进展落后等危机。
对旺山旺水而言,昂伟达上市是为扭转困局。昂伟达是继悦康药业的爱地那非之后,第二款成功上市的国产ED药物,旺山旺水对其寄予厚望,称其具备BIC(同类最优)药物潜力。
但想在这条拥挤的道路走下去,应该也不容易。毕竟这几年,整个ED市场的“伟哥”们,日子都不太好过。
作为ED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辉瑞的万艾可已难以应对仿制药崛起与产品多元化的持续冲击。据辉瑞财报,2024年,其旗下“小蓝片”万艾可年度全球成交额为2.5亿美元,比2008年巅峰时期的20亿下滑了87.5%。
曾成功逆袭辉瑞的白云山的“金戈”,也后继乏力。财报显示,2024年销售量从2023年的1.01亿片骤降至8785万片,营收从12.9亿元下滑至10.34亿元,跌幅接近20%。
核心矛盾在于,ED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但分蛋糕的也越来越多了。
就在昂伟达获批不久后,7月25日,扬子江药业的1类新药盐酸妥诺达非片获批上市,商品名泰妥妥,这是国内获批的第3款国产1类抗ED新药。
至此,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ED的原研PDE5抑制剂已达6款,包括三款进口原研药,分别是辉瑞的西地那非、拜耳的伐地那非和礼来的他达拉,以及三款国产原研药,分别是悦康药业集团的爱地那非、旺山旺水的盐酸司美那非片和扬子江的盐酸妥诺达非。
仿制药市场就更加拥挤了。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国内目前已有88款境内外生产的不同规格、不同剂型的西地那非(万艾可主要成分)获批上市。并且,国家药监局已累计受理137条西地那非仿制药相关申请。
显然,旺山旺水面对的是一片红海市场。因此,尽管昂伟达盘活了局面,但在白热化战场中,没有好的商业化经验和销售能力,企业的生存将举步维艰。而旺山旺水在招股书中坦承,公司在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方面经验匮乏,缺乏成功营销或销售产品的往绩。此外,在建立商业团队、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管理药品分销商和销售队伍方面的经验亦有限。
大企业的梦想,科学家的灵魂
受挫的旺山旺水仍旧有着“大公司的梦想”,它一直在想办法。
旺山旺水的管线布局围绕着生殖健康、病毒感染、神经精神三个领域,共发展出9款创新药管线,其中包含三款核心产品,分别是用于治疗COVID-19的民得维(VV116)、用于治疗抑郁症的LV232,以及用于治疗ED的昂伟达(TPN171)。
单独来看,三个布局领域都具有一定赛道潜力,旺山旺水更是“乐在其中”,在公司招股书中,其对抗抑郁药物市场、ED药物市场都作出乐观预期。
旺山旺水产品管线(来源:公司官网)
但组合起来看,旺山旺水这一套打法,走得实在稀奇,在行业内相对少见。三个领域的政策监管、技术路径、销售渠道都差异巨大,需要应对资源分散、协同性弱、管理难度高等挑战。旺山旺水似乎试图用一种“科学家灵魂”在资本世界生存,选了一条高风险、高难度的道路。
最关键的在于,资本是否会青睐旺山旺水的路径。
事实上,支撑这一轮港股IPO爆发的,是底层逻辑的重建:全球资本重新定价中国创新资产,企业自身则以产品兑现、BD能力和全球化布局为信号,重新赢得市场信任。下一轮“创新浪潮”的果实,要么有全球化潜力的管线,要么有商业化兑现的能力,最好还有过硬的BD战绩。
另外就近来看,港股开盘暴涨167%的“疫苗新秀”中慧生物,尽管走的是创新疫苗赛道,其也具备较鲜明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手里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慧尔康欣),是国内首款且截至目前唯一获批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公司另一款核心产品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也备受市场关注。另外,中慧生物的技术平台还具有延展性,除了上述两款核心产品外,其产品管线还包括其他11种在研疫苗,形成了“阶梯有序、重点突破、多产品储备”的产品研发格局。
然而,“旺山旺水的管线,像是一个拼盘。”有业内人士这样形容,“故事虽讲得生动,但现有管线布局的实力实在撑不起它的长远想象空间。”
从战略上看,产品爆点有限、管线布局分散、商业化体系薄弱……从产品看,新冠肺炎相关产品已然式微、昂伟达前途未卜,另一款创新药核心产品LV232目前还在临床Ⅱ期阶段,暂时无法为其业绩单承压。
对于现在的旺山旺水来说,也许急需一个潜在的BD来撑起预期。它需要向市场证明,自身的产品值得关注,并且能用BD来增强盈利能力。
不过,不能否定的是,旺山旺水还是有内容值得期待的。
VV116真正的亮点,在于其新的适应证——呼吸道合胞病毒(RSV)。VV116是一个潜在的广谱抗病毒核苷类药物,还对人其它冠状病毒(如OC43)、RSV、寨卡病毒等多种RNA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临床前研究显示,VV116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VV116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II/III期临床试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感染病(传染病)学家李兰娟担任主要研究者。
目前,全球儿童RSV口服药尚为空白,RSV药物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而旺山旺水的RSV干混悬剂若定位精准,可能成为差异化突围的关键产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