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店2137家后,中国最大连锁药店宣布:不再大规模关店
在经过一年半的收缩,关闭2137多家门店后,国药一致在9月2日的业绩会上表示:下半年将不再大规模关店。
8月29日,国药一致公布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67.97亿元,同比下降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6亿元,同比下降10.43%。过去的一年多,国药一致旗下的国大药房一直在持续关店,这家中国最大的连锁药店经历了发展以来的最黑暗时刻。但今年上半年,国大药房的净利润已经快速回升,同比增长215.81%,达到0.17亿元。
国大药房是中国零售药店行业的代表,在大规模关店之后,国大药房宣布“关店潮”可以告一段落,或许预示着药店行业的深度调整即将告一段落。
结合几家上市连锁药店的半年报综合来看,行业虽然比去年最难的时候有所好转,但头部连锁药店的营收、净利润仍然在下滑之中。不过在部分投资者看来,国大药房嗅到了行业回暖的气息。
关店计划告一段落
国大药房一直是药店行业的标杆。在米内网公布的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榜上,国大药房长年排名第一,因此其一度被誉为“国内最大”连锁药房。
2023年8月,国大药房发文庆贺“突破万店,迈向荣耀新征程”。令人唏嘘的是,国大药房的万店俱乐部“体验卡”很快就到期了。
在门诊统筹实施后,零售药店的医保额度受到限制,同时集采药品进入药店并限制加价,再加上线上市场的挤压,线下药店的利润空间被逐渐压缩。这种情况下,药店的开店数量的激增已经没办法带来相应的盈利增长,连锁药房纷纷陷入了“开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
2024年,国大药房打响了药店收缩的第一枪,退出并关闭了1273家直营门店,门店总数缩减到9569家,退出“万店俱乐部”。今年国大药房还在持续关闭亏损门店。上半年国大药房门店闭店864家,其中大多门店集中在辽宁、陕西、内蒙等北部地区,门店总数也缩减到了8591家。对此国大药房表示,公司亏损门店占比已经大幅降低。
最近一年半里,国大药房总计关闭了近2137多家门店,按照公司2024年初10000多家门店来算,公司已经关闭了近20%的门店,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关掉不挣钱的药店后,国大药房的利润开始增加。一季度,国大药房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00万元;二季度公司净利润增长超200%。国大药房也在电话会上表示,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零售端毛利率改善,通过引进高附加值自有品牌商品及加强集中采购实现;二是费用端节约,通过关店及内部集约化管理达成。
但下半年国大药房将不再大规模关店。这不意外,正如漱玉平民大药房董事长李文杰在西普会上提到的:“我们不可能所有亏损门店都关掉,要关的是那种扭亏无望的店,但是评估以后还有希望盈利的店不要关,另外,周边竞争对手多的店不能关”。
关掉2000多家门店,的确会对收入造成影响。国药一致在电话会上表示,国大药房目前强调稳健和提质增效,短期不太会有并购计划,会把重点放在现有店铺经营能力的提升方面。
不过,行业阵痛还没彻底过去,国大药房就已经开始展望未来,表示未来行业进入稳定阶段,不排除再进行扩张的可能。
行业真的回暖了吗?
国大药房这次表态的意义在于:它是第一个公开表示要关店的,如今又第一个表示要停止收缩,这对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一个风向标。在部分投资者看来,这可能也意味着药店行业回暖的拐点就在前方。
不过其他连锁药店巨头的表现还不足以印证这样的猜测。今年几家头部连锁药店比2024年最艰难的时候当然是要好一些,净利润整体都有所上升。不过仅有两家实现营收增长,老百姓、一心堂仍然没有缓过来,处于营收、净利润双下降的趋势。其中,老百姓上半年营收107.74亿元,同比下降1.51%;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下降20.86%,这也是公司近十年来首次营收利润双降。
眼下的药店行业只能说是刚出了ICU。像益丰药房这样的大连锁上半年业绩都是下降的,更不要说一些更小连锁药店。
从门店数量来看,益丰药房也还处于收缩阶段。上半年益丰药房新增门店289家,关闭门店合计272家,净增门店仅17家。而在2022年至2024年,益丰药房的新增门店数分别达到2816家、3196家、2512家。
总体而言,当前,医保控费、集采限价、线上分流、监管趋严等挤压行业利润的根本性因素并未改变。行业整体规模也并未恢复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体零售药店销售规模2132亿元,同比下降0.6%。在这样情况下,药店行业的洗牌应该还没有完成,深度调整和出清还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