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TF万亿指数)

昨天中药板块逆势大涨了,中证中药指数逆势涨了1.63%,平时“低调沉稳”,昨天为“惊艳全场”?

数据来源:Go-Goal数据来源:Go-Goal

今天我们来看看最新基金经理怎么看中药板块的投资机会,及二季报相关操作思路。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基金经理对中药板块的观点呈现分化,核心逻辑围绕政策环境、业绩修复和细分赛道展开。

一、主流机构观点:政策托底与结构分化并存

1、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创新审批加速:国家药监局优化中药临床试验流程,二季度中药IND(临床申请)和NDA(上市申请)受理量显著增长,中药新药上市数量持续提升。

基药目录调整预期:部分基金经理(如鹏华基金)认为基药目录调整可能推动中药品种放量,但落地时间仍存不确定性。

2、业绩修复与库存出清

渠道库存改善:中药消费品和处方药渠道库存调整接近尾声,库存回归正常水平,毛利率有望环比提升。

成本压力缓解:中药材价格指数见顶回落,企业盈利压力减轻(如东阿阿胶以岭药业净利增速预期超17%)。

3、细分赛道分化明显

创新药联动企业受青睐:具备中药创新药研发能力的企业(如天士力、以岭药业)更受关注,因政策倾斜和国际化潜力。

OTC板块承压:工银瑞信赵蓓指出,因呼吸道疾病减少,感冒类中药OTC业绩承压,已降低配置。

二、公募基金调仓动向:增持与减持并行

增持方面,交银施罗德等基金增持云南白药同仁堂等品牌中药,看好其稳定现金流和估值修复空间;当前中药板块 PE(TTM)约22倍,处于历史28.6%分位数,低于医药整体估值,低估值优势吸引资金流入。

减持则源于两方面,一是中成药及饮片集采范围扩大,部分企业面临价格压力,如昆药集团净利预期下滑13%;二是部分企业因盈利增长不稳定,被质疑长期扩张能力。

三、核心矛盾:政策红利 vs. 成长瓶颈

乐观因素体现在国企改革整合上,政策鼓励中药国企战略性重组,龙头集中度提升,如华润三九营收预期增10%;同时中药创新药海外授权案例增加,打开了增量市场。

风险方面,凯石基金指出医保控费趋严导致传统中药板块估值承压;且中药研发周期长,短期业绩贡献有限,与创新药相比弹性不足。

四、投资建议:聚焦龙头与创新双主线

投资者可关注相关ETF,如中药ETF华泰柏瑞(561510)、中药ETF(159647)等,优先布局低估值龙头和创新转化快的企业,规避需求波动大的 OTC 细分赛道。

五、数据补充:2025Q2中药企业预期表现

综合来看,二季度基金经理对中药板块的共识是,政策托底(创新药审批 + 基药目录)和成本改善(药材降价)是短期驱动,但长期需关注企业能否突破成长瓶颈,如应对集采的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本文数据来源:AI小二、Go-Goal、ETF查一查、市场公开资料、仅做研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