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不仅减少了交通领域碳排放,更通过充电需求直接激活绿电市场。国家能源局数据也显示,“十四五”以来,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4个百分
能源行业运行整体向好,各类能源先进产能积极有序释放,新能源快速发展,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继续提升;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转型加速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 一、能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 电力十足 连破用
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
美国能源部长赖特表示,该资金将帮助煤电厂运营,对维持电价和电力供应至关重要。“煤炭曾经打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工业引擎,它将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内政部还宣
高质量谋划推动“西电西用”,关键在于坚持能源发展“全国一盘棋”,立足各地能源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加强能源生产布局及用能产业协同,更好发挥能源重大工程对优化区域
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电力消耗大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前8个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8%。这些数
大会期间,浩瀚能源旗下15座充电站凭借其在安全合规、运营效率、服务能力和绿色低碳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荣获“中国充电联盟五星级充电场站”认证。至此,浩瀚能源获评五
该要求是行业内首份聚焦高压平台超充站的技术标准,历时14个月完成,覆盖了800V超充站从设计、建设到运营的全流程,包括一般要求、站址布局、设备要求等八大方面的技术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三部门日前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出,到2026年,我国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
最后,推动AI技术与储能运维进一步融合。 储能是平抑新能源波动的核心支撑,AI则推动储能设施从“被动储电”转向“主动增效”。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全球储能数
围绕数据、算力、算法,系统构建人工智能应用基础支撑体系,提出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应用的三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方向:夯实数据基础,加快形成能源领域高质量数据集,确保能
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务场景赋能,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资源智能勘探、新能源智能预测等
在当天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王宏志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 王宏志指出,过去4年,中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4
杜忠明说,“十四五”以来,以电动汽车等“新三样”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带动了我国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新兴产业的发展有
能源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基本建成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中长期和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实现全覆盖,现货市场正在全国范围内加快铺开。 “特别
能源消费“逐绿前行”,王宏志介绍,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
记者手记 能源转型在破题中前行 “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新闻发布会上
日本提出“氢能社会”愿景,在燃料电池汽车、家用燃料电池系统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欧盟通过“氢能战略”,大力推动绿氢生产和应用,并在工业脱碳和能源存储方面取得了积极
五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迈出了哪些关键步伐?如何让能源发展红利更广泛地惠及民生?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热点话题>>>
众多能源巨头入股中国聚变公司,无疑显示出各方对可控核聚变发展前景的看好。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聚变公司
报告显示,上半年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把握燃料价格下行窗口,科学统筹煤炭长协与现货采购,进一步降低燃料成本,从而推动火电板块利润同比增长。 福建华策品牌
十年蝶变的力量:从创新生态圈到阳光大厦,凤岗天安见证东莞产业跃升
2025-10-30
年内股价均涨超100%!有色“双雄”前三季度盈利狂飙,存货规模仍高企
2025-10-30
2025-10-31
解读28省份经济三季报:广东总量居全国首位,5万亿俱乐部年底有望扩员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