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市药企2024年年报以及同花顺问财数据,各细分赛道头部药企的人均薪酬已陆续披露。
5月27日,一份显示为《关于对举报材料进行核查的通知》在医药圈流传。
近几年医药行业政策频发,146家A股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变化两级分化,部分企业销售费率下降明显。
随着2024年药企年报密集发布,行业人才竞争格局逐渐清晰。
医药圈的隐雷不少,但最近格外多。
药企人员调整持续。
复星医药、达仁堂、博雅生物、莎普爱思......2025年初至今药企出售旗下资产的案例已超10起。
又一家日本药企退出中国!
一个字形容过去一年中国创新药行业,那就是:难。
「疯狂」布局下,一批药企开始出售医院。
上一个冬天,阿斯利康宣布以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打响了跨国药企并购中国创新药企的第一枪。
12月15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迈威生物宣布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布局A+H。
11月,年底将至,国资、民资、外资药企都出现了密集的人事调整。背后既有对业绩压力的适应,也预示着战略战术的转向。
近期,并购基金密集成立。
许多创业者都将上市视为实现梦想的终极目标。
老牌化药企业寻找“弯道超车”机会,1.87亿现金收购细胞治疗企业70%股权,对研发投入“不会设定具体数字”。
东北制药收购事项终于迎来新进展。
8月6日,刚刚披露并购计划的东北制药(000597)“一”字涨停,全天报涨停价4.42元/股,涨幅为9.95%。
立志要对标恒瑞的东北制药,始终不缺钱,但始终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压力和动力。
光伏大厂身陷亏损,弘元绿能终结季度7连亏率先盈利!三季度毛利率涨至32%
2025-11-01
十年王者上亿日活,我们为何仍在“开黑”?
光伏盈利拐点已至?隆基、通威大幅减亏,弘元绿能盈利大增,晶澳明年要扭亏
地区联储“倒戈”!分歧或进一步显现,美联储12月如何抉择
固态电池“凶猛”:续航破1000公里,成本是液态电池5-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