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便速食中销售规模和是市场份额最大的细分品类,方便面的市场变化,一直都是各界极为关心的话题。

一方面,基于外卖、预制菜及其他方便食品类目的快速成长,冲击了方便面的消费场景;另一方面,方便面长期受制于消费者“垃圾食品”的误解当中,让其未来增长势能“触顶”。

不过,如果我们将时间拉长来看,方便面品类依旧都“挺香”的。

三年少卖40亿份?回归常态罢了

此前,关于方便面“三年少卖40亿份”的话题引发热议,主要就是基于世界方便面协会的数据统计,在2020年至2023年间,中国(含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下同)的方便面需求总计少了40亿份。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方便面依旧“香”

图源:世界方便面协会官网(截图)

整点消费根据上述协会官网在今年5月7日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中国的方便秘需求数量分别为463.6亿份、439.9亿份、450.7亿份、422.1亿份和438亿份。

也就是说,上述少卖40亿份的观点在于以2020年巅峰时的463.6亿份为基础,此后四年的需求量都有所降低,尤其单2023年降幅就超过了41.5亿份。

众所周知,2020年因为黑天鹅事件,不仅各种方便速食迎来爆发期,还催生了预制菜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而随着日常消费回归常态,不仅预制菜有些“卖不动”了,方便面有些收缩自然也不奇怪。

如果我们将时间线拉长来看,同样来自上述协会的数据,在2018年和2019年,中国的方便面需求数量分别为402.5亿份和414.5亿份,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也是此前五年的历史新高。

如此看来,在最近这5年,中国方便面的需求数量都是较2019年有明显增长的。所以单纯的说“少卖40亿份”并不完全正确。

相比之下,说国内方便面市场需求稳中有升似乎更加贴切。毕竟,2024年要比2019年增加超23亿份。

进入2025年,方便面市场的表现也是继续面临各种压力。根据马上赢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方便面的销售额同比下滑6.22%,但其在方便速食中的市场份额却提升了1.43%。

也就是说,销售额下滑、占比却在不断提升,也侧面印证了方便面在方便速食赛道的主导性地位。

具体到企业层面,上半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销售额同比下滑2.5%至134.65亿元;统一中控包含方便面在内的食品业务收益53.8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8%;日清食品中国内地业务收入为12.22亿港元,同比增长9.4%;克明食品旗下以“五谷道场”为主的方便食品业务实现营收1.53亿元,同比增长0.23%……

而来自马上赢的数据显示,在2025上半年,方便面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集团分别是康师傅、统一、白象、今麦郎、三养、日清、杨掌柜、思圆、豫竹、华丰,CR10集团的市场份额合计为90.8%。

换而言之,国内方便面市场,依旧是康师傅、统一中控、白象、今麦郎等巨头的天下,这四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0.31%、18.07%、15.13%和7.84%,CR4集团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了81.35%。

所以,对于这些巨头而言,方便面依旧挺香的。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方便面品类的毛利率改善,将会让巨头进一步享受到红利。

升级浪潮中的机会与挑战

从过去多年的发展路径来看,尤其是随着人口红利和消费场景的收窄,方便面的整体需求量并不会有太大的正向增长。

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曾公开表示:“我预计从2020年到2030年这10年的时间,中国的方便面将会出现份数见顶,但是销售额翻番的局势,它的年复合增长率只要达到7.11%,就可以到2030年实现1000亿的这样一个规模。”

因此,整个品类要想稳住稳中有升的大势,就只能从产品升级迭代中抓住机会。说得更直白一点,方便面企业要做的,就是在稳住销量的同时,想方设法尽可能地把方便面卖贵一点。

其实方便面的升级迭代几乎是个持续性的话题,从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开始,关于该品类的升级就没有停止过。从生产工艺到配料,再到包装。逐步衍生出了油炸、非油炸的分类,包装也丰富到了袋装、桶(杯)装,配料更是丰富。不难理解,毕竟方便面除了包材之外,主要就是面饼和调料包。

目前,油炸方便面依旧是市场的主流,但各大厂家又都将非油炸作为了重要的突围方向。范现国就预言:“油炸方便面、0油炸方便面和家庭预制面三个品类到2030年将三分天下。”

除了今麦郎之外,作为最大的方便面企业,康师傅这两年也将非油炸纳入重点发展,比如其在财报中反复提及的0油炸“鲜Q面”,以及在第25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推出的“合麵”。

而从包装形态看,低价袋面依旧是方便面的最大组成部分,但这部分产品虽然规模大,但附加值和利润空间都远不及中高价产品,所以,无论是康师傅、统一、白象还是今麦郎,加强中高端产品的产品结构,将是其未来业绩增长的重中之重。

康师傅直言,上半年方便面的售价、结构方面均有改善。换而言之,就是中高端产品的占比在不断提升。而对统一而言,中高端产品“汤达人”的风头早已盖过了其核心大单品“老坛酸菜面”,这或许是统一中控方便面业务保持增长的重要举措。白象、今麦郎虽然是非上市企业,内部产品销售结构外界不得而知,但从企业的动作来看,鸡汤面成为了白象的拳头产品,也是其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体现。

其实,包装形态和面饼虽然是方便面最重要的产品载体,但消费者对于料包的重视程度反而并不弱于前者。

目前,包括康师傅、统一中控和今麦郎,都推出了超高端的产品,当然,这个高端的重要举措就是料包的呈现。各种FD冻干技术、RP锁鲜技术……想尽一切办法把高端、新鲜的食材运用到方便面上。而从山姆热销的方便面产品来看,一盒方便面几包料也是常态,除了常见的汤底之外,蔬菜包、肉包、风味包……

但有一点,越高端的方便面似乎就越“不方便”。比如过去打开放入料包直接加开水即可,现在一些高端方便面不仅需要3-5分钟的煮制,还需要单独烫下料包……这对本身就为了追求方便而选择方便面的消费者,多少有些“劝退”,更关键的是,这些产品的价格并不比外卖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