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世生物多名高管百万薪资“腰斩”。

降薪虽魄力可嘉,但终究是“节流”之举,企业想真正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开源”。

高管集体自愿降薪

8月27日晚上,硕世生物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部分董事、监事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主动出具的《关于自愿降薪的函》。

高管集体降薪,最高下调50%!

根据公告,自8月15日起,公司核心高管团队8人薪酬将显著下调。其中,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国强、名誉董事长房永生年薪削减50%;副总经理刘中华、胡园园和周国辉下调40%;财务总监孟元元下调10%;两名职工监事贾兆强和顾丽娜分别下调10%和5%。

对比往年薪酬可见,公司高层报酬已大幅回落。往年年报数据显示,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2022年,房永生和王国强税前报酬分别高达1800万元和1550万元;2024年,他们的年薪分别降至206.43万元和243.99万元,而本轮调整后硕世生物董监高薪资将进一步收缩。

公开资料显示,硕世生物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体外诊断(IVD)领域,主营业务覆盖试剂、配套检测仪器以及体外检测服务,形成“试剂+仪器+服务”的一体化模式,客户涵盖疾控机构、医院、第三方检测机构及科研单位。

上半年净利润下降超86%

降薪的直接诱因是业绩持续承压。

自2020年以来,因新冠疫情检测需求激增,硕世生物凭借检测试剂产品迎来爆发式增长。2022年公司营收高达55.35亿元。

疫情一过,2023年后硕世生物业绩遭遇“滑铁卢”,2023年营收骤降至4.03亿元,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3.50亿元;2023年净利润亏损达3.74亿元,好在2024年亏损收窄至200万元。

硕世生物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1.76亿元,同比微降1.05%;归母净利润为399.26万元,同比下降86.35%。

高管集体降薪,最高下调50%!

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活动净额同比下降超100.77%,主要系上年同期收到了较多往期疫情防控相关产品销售及检测业务的销售回款所致。

硕世生物表示,主要由于体外诊断行业集采在全国深度落地带来的公司产品价格承压,及报告期内自产检测试剂产品增值税税率调整为13%,叠加导致毛利率下降、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减少和政府补助金额减少所致。

除降薪之外,公司还采取多项成本控制措施。2025年上半年,硕世生物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研发费用均有所下降。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94%,管理费用下降21.02%,研发费用下降13.11%。

这一趋势自2023年起已显现,三项费用连续两年大幅缩减。2023年,硕世生物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同比下降52.61%、40.36%和27.06%。2024年,三项费用再度分别同比下降34.41%、53.42%和25.56%。

总体看,即便硕世生物全面收紧开支,业绩仍未能有效改善。硕世生物的困境也是后疫情时代部分IVD企业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