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惯了苦日子,就习惯看估值熬下去。行情好起来,有些人突然发现,自己还没开始赚钱,市场就偏贵了?

市场贵不贵?

如果非要较真,目前市场确实是偏贵一些的。整体在一个中等偏高的估值水平。

进一步拆解来看,可能小微盘股的估值更高一些,而大盘股相对来低一些。当然由于现在行情走得越来越细,个别行业/主题也得单拎出去。

可能不少人体感上,还不太能接受,因为好日子还不到一年,而且2020——2021年入市的,现在可能也就刚刚回本还没开始赚钱。没赚钱呢就贵了?

但事实的确是这个样子,前些年市场定价还是比较充分的,该挖掘的都挖掘了,而这几年基本面变化也没有之前那么快,“爆点”真的就是个点,形不成面,这个阶段就是这个样子。

赚不赚由人

赚不赚钱也是分人的,整体确实在一个刚刚回本的阶段。之前成本高的、追高没调整的,现在可能还没有回本;成本没那么高的、做了切换买对了的,现在可能赚了些。

市场在不同阶段,所谓的“赚钱真理”其实是不一样的,现在看红利低波很行,但是2020—2021年,红利是处在低谷期的,质量风格才是当时的真理。当时都在说质地最重要,要对估值有容忍度。

后来市场把最不讲质地的微盘股,做到了对估值有极高的容忍度……捧成了新一版本的“神”。只能说做投资,我们必须尊重市场。贵不贵都是相对的,取决于市场怎么看,不同时期市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牛市久了看什么都是利好,熊市久了看什么都是利空。

原本的面貌固然重要,但是人们的看法更重要。

对与错,是否能分辨?

由此,也会出现我们做投资很常见的一种现象:看对了,做错了。

市场往往是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种观点的转变并不十分理性。看估值很便宜了,但还是可以再便宜一些;看估值很贵了,也还能再贵一些。

有时候觉得贵了卖了,结果是卖飞了,但是回头看看,确实是贵的,可能已经是贵得离谱了,但是离谱还可以再离谱一些……有时候觉得便宜了买了,结果是买太早了,回头看看,确实很便宜,但同样离谱还可以再离谱一些。

对与错,是否能分辨?我们该如何评价这里的操作?

柠檬君觉得,做投资是一个不断做判断做选择的过程,除非不再做投资,否则这个过程停不下来,所以为了过程更加顺利,倾向于评价过程而非结果定论。那些离谱的就离谱吧!我们不能把离谱当常态。

同样,如果入市是追高进来的,从一个山顶到下一个山顶,可能也赚不了多少,何况现在可能还没有到下一个山顶。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或许并不是收益而是系统的投资经验。关键词是“系统的”!零散的经验,可能让后续的投资有所偏颇。比如说抱定质量不用看估值的、红利不用看周期的,其实都比较危险。

(转自:基民柠檬)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