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禹生物公告

01

卖饲料添加剂

业绩连亏2年半

资料显示,大禹生物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2022年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山西省当年北交所“第一股”。同时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其主营业务为饲料添加剂(包括微生态制剂、饲用酶制剂)、饲料以及兽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微生态制剂、酶制剂、饲料、兽药等。

自2022年北交所上市以来,大禹生物受猪周期下行、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业绩呈现明显波动。

上市以来,大禹生物仅在2022年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为1814.72万元。

2023年,大禹生物业绩首亏,归母净利润降至-208.98万元。2024年亏损却进一步扩大至-2394.27万元,同比骤降1045.71%。

来源:大禹生物2025年半年报

针对业绩亏损原因,大禹生物解释称受非洲猪瘟疫情和产能调控影响,中小散户退出步伐加快,市场竞争加剧及原材料成本波动影响。

业绩压力下,大禹生物开始寻找第二增长点。

02

投资1.2亿

押注“养猪”业务

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呈现规模化替代散户化的显著趋势。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规模养殖占比达到68%,中小散户加速退出。

大禹生物原以服务中小养殖户为主,其饲料及添加剂销量受此明显冲击。同时,大型养殖集团自建饲料厂形成闭环,进一步挤压第三方供应商市场空间。

为应对这一趋势,大禹生物开始布局生猪养殖业务。

2024年12月,大禹生物宣布投资1个亿成立全资子公司山西大禹畜牧有限公司,正式切入养猪赛道,采用自繁自养及“公司+农户”模式,应对下游养殖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尽管布局动作频频,但大禹生物的养猪业务目前仍处于“投入阶段”,短期暂未有显著成效。

从财务数据上看,2025年上半年,其控股子公司大禹畜牧实现营收188万元,净利润亏损102.67万元。公司半年报中也未单独披露养殖业务的具体收入数据,侧面反映出该业务尚未成为新的利润支撑点。

来源:大禹生物2025年半年报

不过,行业层面已释放积极信号:大禹生物在半年报中提及,自2024年5月以来,生猪养殖板块已连续14个月实现盈利,养殖板块盈利有所改善,为公司养猪业务的后续发展提供了环境支撑。

大禹生物在公告中表示,生猪养殖的开展能实现公司产品的闭环销售,应对下游生猪养殖行业结构调整,为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积极影响,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总体来看,大禹生物的“养猪转型”,短期需承受投入压力,但长期若能实现产业链协同,或有望打破业绩亏损局面,培育出新的增长引擎。

9月25日,大禹生物报收9.69元/股,跌2.02%,总市值10.79亿元。